外婆哭着打来电话,说外公检查出了肿瘤,而且已经是中期了。

    家里做主的向来是外公,如今外公倒了,外婆拿不定主意,只好来问妈妈。

    妈妈安慰几句,坚定地说出一句话“治,一定要治。”

    拿什么治?

    钱。

    我虽然还在发烧,但还是在早晨听得很清楚,睁开眼拉开旁边的窗帘,看着地上投进来的光影放着呆,不知道治好要多少钱?

    虽然妈妈常说我们小时候,外公会从乡下骑自行车来找我们,还问我们两个要不要去乡下玩,但这些我没有一点印象。

    妹妹的手到现在还是和常人不一样,抬不起来就拿不了高处的东西,也没办法将东西抬着放到高处,对生活似乎没有太大的影响。

    可她总喜欢用右手。

    左手显然没右手恢复得好,当右手能握笔写字的时候,左手还在偷懒。

    久而久之,会有别的麻烦出现。

    左边和右边会不对称。

    外公生病的消息传来,我没有太大的感触,就像听到一个很寻常的消息,家人生病要去看医生,看了就会好的。

    看不好,就别去看啊。

    妹妹这病要是一开始去的是大城市,或是省会城市,说不定就能治好了。

    现在去。

    积蓄会花光,如果还没好呢?

    那就是浪费。

    先前的决定也是错误的,不该先在小城市里的医院浪费大把检查的钱,检查来检查去,到底是什么毛病也是一知半解。

    医生动不动就要拍片子,甚至有一次片子没拍好,再拍一次还要我们承担费用,这是什么道理?明明是一模一样的片子,一次模糊有重影,一次清楚,那一定是他们没把片子洗好。

    小病无所谓,大病还是要找专家才行。

    得了病要循序渐进的治疗,什么屁话,对症下药才是关键,然后随便怎么循序渐进。

    不然什么挂盐水,拍片,都是白搭。

    医院里那么多人,他们自然有他们的那一套流程,医生大夫见惯了生病的人,哪有可能每个细细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