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长文,7岁。
“爸,我们老师说了,磨刀不误砍柴工。”
“狗屁玩意。”
袁长文不服气:“又怎么不对了!”
袁天佑一边擦拭叶子,一边说:“不要把你们老师说的话,都当做真理一样崇拜。你们老师说的那些狗屁玩意,还少了吗?你自己去看,诚实的去看,你自己就会发现,这些其实都只是屁话,都只是鬼扯。”
袁长文别过头:“我看不见!”
袁天佑:“你用情绪看,当然看不见。如果你愿意,你现在拿张纸,将这句话写在纸上,然后去推翻这句话。接下来,你自己就能看见,这句话是多么的荒谬。”
“哪里荒谬了?你没有听过那个故事吗?两个人去砍柴,一个人先磨刀,另一个人直接用钝刀去砍柴。结果最后,磨刀的那个人反而比用钝刀先去砍柴的人,砍下更多的柴。你告诉我,这哪里荒谬了?”
袁天佑:“荒谬点在于,这仅仅是一个故事,一个人为编造的故事,一个为了阐述‘磨刀不误砍柴工’而创造的故事。既然是编写故事,那么我也可以讲一个故事,阐述完全相反的道理。
比如,磨刀就误砍柴工。那个磨刀的人,自以为磨快了刀能够砍下更多的柴,但最后,依旧没有那个先出发的人用钝刀砍柴更多。这个故事,有什么不可以呢?还是这种事情不会发生?
甚至,那个磨刀的人,因为磨刀而耽误时间,出发晚了回来的时候已经天黑了,于是迷路只好在树林里过夜,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?
或者,因为磨刀而晚出发,正好遇见一头饥饿的狼,然后被吃掉了。而那个拿钝刀早出发的人,却因此活下来,这又有什么不能发生的呐?”
袁长文张大嘴巴,好一会才反驳道:“你!你这是瞎说!”
袁天佑:“你这是在用情绪反抗……我只想说,‘磨刀不误砍柴工’,这只是毫无根据的肯定句,并非真理,并非在所有时刻所有场景都可以使用的真理。而这种,只能在某种场景某种局限中成立的……”
“我们把它叫做偏见。”袁长文接话道,“那我们是先磨刀,还是不磨刀呢?”
袁天佑:“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,是否要先磨刀。关键在于,你不能被是否先磨刀这件事情所拉扯。因为‘先磨刀不对’,‘不先磨刀其实也不对’。”
“我没听懂。”
袁天佑想了想:“就像你对待拉屎一样,没有什么事先好考虑的,也没有什么事先好规划的……嗯,就是这个,像对待拉屎一样,对待你的人生。”
…………
金沙,遗迹。
“技能·御剑术!”
袁长文站在坍塌的遗迹前,面对大量碎石堆砌,想要用御剑术斩出一条路。
白色的长剑,是父亲送给自己的礼物,很普通的长剑。
吭!
“爸,我们老师说了,磨刀不误砍柴工。”
“狗屁玩意。”
袁长文不服气:“又怎么不对了!”
袁天佑一边擦拭叶子,一边说:“不要把你们老师说的话,都当做真理一样崇拜。你们老师说的那些狗屁玩意,还少了吗?你自己去看,诚实的去看,你自己就会发现,这些其实都只是屁话,都只是鬼扯。”
袁长文别过头:“我看不见!”
袁天佑:“你用情绪看,当然看不见。如果你愿意,你现在拿张纸,将这句话写在纸上,然后去推翻这句话。接下来,你自己就能看见,这句话是多么的荒谬。”
“哪里荒谬了?你没有听过那个故事吗?两个人去砍柴,一个人先磨刀,另一个人直接用钝刀去砍柴。结果最后,磨刀的那个人反而比用钝刀先去砍柴的人,砍下更多的柴。你告诉我,这哪里荒谬了?”
袁天佑:“荒谬点在于,这仅仅是一个故事,一个人为编造的故事,一个为了阐述‘磨刀不误砍柴工’而创造的故事。既然是编写故事,那么我也可以讲一个故事,阐述完全相反的道理。
比如,磨刀就误砍柴工。那个磨刀的人,自以为磨快了刀能够砍下更多的柴,但最后,依旧没有那个先出发的人用钝刀砍柴更多。这个故事,有什么不可以呢?还是这种事情不会发生?
甚至,那个磨刀的人,因为磨刀而耽误时间,出发晚了回来的时候已经天黑了,于是迷路只好在树林里过夜,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?
或者,因为磨刀而晚出发,正好遇见一头饥饿的狼,然后被吃掉了。而那个拿钝刀早出发的人,却因此活下来,这又有什么不能发生的呐?”
袁长文张大嘴巴,好一会才反驳道:“你!你这是瞎说!”
袁天佑:“你这是在用情绪反抗……我只想说,‘磨刀不误砍柴工’,这只是毫无根据的肯定句,并非真理,并非在所有时刻所有场景都可以使用的真理。而这种,只能在某种场景某种局限中成立的……”
“我们把它叫做偏见。”袁长文接话道,“那我们是先磨刀,还是不磨刀呢?”
袁天佑:“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,是否要先磨刀。关键在于,你不能被是否先磨刀这件事情所拉扯。因为‘先磨刀不对’,‘不先磨刀其实也不对’。”
“我没听懂。”
袁天佑想了想:“就像你对待拉屎一样,没有什么事先好考虑的,也没有什么事先好规划的……嗯,就是这个,像对待拉屎一样,对待你的人生。”
…………
金沙,遗迹。
“技能·御剑术!”
袁长文站在坍塌的遗迹前,面对大量碎石堆砌,想要用御剑术斩出一条路。
白色的长剑,是父亲送给自己的礼物,很普通的长剑。
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