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元佐虽然不知道具体账面数字,但是概念还是有的。徐家经营布行、牙行等末业,年入十万两白银上下。而田地庄院收缴上来的粮食、桑园的桑叶,归结为土地收入,则有八万两!

    这可是徐家收入的半壁江山。

    退田要退多少,才能让高党的言官闭嘴?皇帝对天下豪绅的田产数量有概念么?知道家有一百亩地的小地主,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么?

    除非徐阶一退到底,留个百来亩地过贫寒日子。直接成为“清官”,否则政敌是不会善罢甘休的。他们完全有本事,把千亩田土说得好像大逆不道一样。

    徐阶的人生已经接近大圆满了。

    少年神童,青年俊杰,壮年显宦,老而当国;政治上位极人臣,学术上一代鸿儒,经济上富甲一方……他的人生经历简直不逊于网络小说开了主角光环的主角。

    唯一让徐阶牵挂的,就是徐氏家族。

    精准来说,就是他的血脉。

    土地是立身之本。没有土地,家族如何扎根立足?

    徐阶微微摇头。

    徐元佐知道国人的土地情节。即便是后世大规模的城镇化,人们的故有思想也没有改变:要成家,先买房。

    站在别人的土地上。总是缺乏安全感的。

    “孙儿冒昧请问大父,咱们家到底有多少地?”徐元佐问道。

    徐阶沉思了一下:“大概三、四万亩吧。”

    壕!你这个出入就是一万亩啊!

    徐元佐微微一笑:“大父,恐怕海刚峰不相信。”

    徐阶皱眉,道:“这有什么不相信的?有地契为凭,难道还能有白地么。”

    徐元佐道:“大父,孙儿在外头。听人说……咱们家有二十四万亩地。”

    徐阶被气乐了:“二十四万亩?整个华亭县田土全是我家的么?”

    华亭县的可耕种面积未必就有二十四万亩。

    徐元佐心中暗道。

    这个时代虽然没有明确土地丈量数据,但是跟后世机械化大规模开垦荒地比较,要整出二十四万亩的田地还是很有难度的。

    徐阶忽略了一件事,人家意淫总有意淫的道理。谁说你家只在华亭有田?整个南直,以徐府的名声,哪里不能占地?所以外面估测徐家土地有八十万亩,徐元佐只是怕吓到老先生大人,所以取了个小点的数字。

    作为首辅阁臣,名下土地在三、四万亩是很正常的。严嵩被抄家之后,名下土地也有三万亩。不过严嵩家里亲戚多,不像徐阶家这么寡淡,尤其是亲弟弟徐陟还跟他闹翻了,所以严家实际占有的土地肯定数倍于徐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