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程兄……”
程济打断补充道:“陛下何在,令人费解,更令人费解的是,为何应能、王钺尚留在宫内?”
“应能本为吴王府教授,被今上简拔入宫为中书舍人,还说得过去……但少监王钺为陛下心腹,又是官宦,他为何还在宫内?”
陛下指的当然是建文帝李允炆,今上指的是如今的皇帝李允熥……杨应能一听就懂。
程济双手摁住桌案缓缓起身,踱了几步,“其实老夫早有揣测,陛下若远遁江湖,就算信不过魏国公……但也不至于连定下的旧臣都不信。”
如果李允炆真的逃出生天,可能的确信不过徐辉组,但肯定信得过程济、叶希贤、王钺、杨应能这些人。
而当初安排路线,主持的就是程济,没道理他一直接不到消息……而且他只是翰林院编修,地位不高,在朝中不引人关注。
所以,只有一种可能。
是陛下的安排。
只可能是陛下安排,杨应能、王钺这些忠诚的臣子才会回头,而且始终在今上李允熥的身边,而李允熥也在第一时间内表达出了对徐辉组的忌惮,从而投向了燕王太妃徐氏。
“虽然陛下去年就病了,但采石大败,陛下咳血,此事知晓的人不多。”程济喃喃自语,“不料陛下病重至此……”
这世上聪明人太多了……杨应能在心里感慨,出了个杨士奇,现在又出了个程济,前者还只是看穿了陛下,而后者看穿了底牌。
但其实程济只是试探……对比起来,杨应能还是太嫩了。
端起茶盏抿了口残茶,杨应能压抑住心里的激荡,低声道:“程兄请问,能说的……在下尽述。”
程济微微颔首,竖起食指,“其一,魏国公可知内情?”
“不知。”
程济脸色微变,如果徐辉组不知内情,那代表着魏国公一脉和李允熥之间隐隐是敌对关系。
“其二,可名正言顺否?”
“名正言顺。”杨应能正色道:“先帝用印,传位诏书……”
说到这,杨应能突然顿住了,因为对面的程济黯然神伤,“陛下真的驾崩了……”
杨应能有些无措,没想到自己小心谨慎,还是露出了口风……传位诏书倒没有固定的指向,但先帝一词证明了,李允炆已然不在世。
泪水夺眶而出,程济颤颤巍巍的双膝跪地,向着杨应能指的方向磕了三个头。
“程兄……”杨应能声音也有些哽咽,俯身挽起程济,“国事艰难,先帝托付今上,还望程兄鼎力相助,澄清宇内,扫除奸邪。”
被扶着坐回椅子上的程济呆了好一会儿才定下心神,“先帝遗体何处?”
程济打断补充道:“陛下何在,令人费解,更令人费解的是,为何应能、王钺尚留在宫内?”
“应能本为吴王府教授,被今上简拔入宫为中书舍人,还说得过去……但少监王钺为陛下心腹,又是官宦,他为何还在宫内?”
陛下指的当然是建文帝李允炆,今上指的是如今的皇帝李允熥……杨应能一听就懂。
程济双手摁住桌案缓缓起身,踱了几步,“其实老夫早有揣测,陛下若远遁江湖,就算信不过魏国公……但也不至于连定下的旧臣都不信。”
如果李允炆真的逃出生天,可能的确信不过徐辉组,但肯定信得过程济、叶希贤、王钺、杨应能这些人。
而当初安排路线,主持的就是程济,没道理他一直接不到消息……而且他只是翰林院编修,地位不高,在朝中不引人关注。
所以,只有一种可能。
是陛下的安排。
只可能是陛下安排,杨应能、王钺这些忠诚的臣子才会回头,而且始终在今上李允熥的身边,而李允熥也在第一时间内表达出了对徐辉组的忌惮,从而投向了燕王太妃徐氏。
“虽然陛下去年就病了,但采石大败,陛下咳血,此事知晓的人不多。”程济喃喃自语,“不料陛下病重至此……”
这世上聪明人太多了……杨应能在心里感慨,出了个杨士奇,现在又出了个程济,前者还只是看穿了陛下,而后者看穿了底牌。
但其实程济只是试探……对比起来,杨应能还是太嫩了。
端起茶盏抿了口残茶,杨应能压抑住心里的激荡,低声道:“程兄请问,能说的……在下尽述。”
程济微微颔首,竖起食指,“其一,魏国公可知内情?”
“不知。”
程济脸色微变,如果徐辉组不知内情,那代表着魏国公一脉和李允熥之间隐隐是敌对关系。
“其二,可名正言顺否?”
“名正言顺。”杨应能正色道:“先帝用印,传位诏书……”
说到这,杨应能突然顿住了,因为对面的程济黯然神伤,“陛下真的驾崩了……”
杨应能有些无措,没想到自己小心谨慎,还是露出了口风……传位诏书倒没有固定的指向,但先帝一词证明了,李允炆已然不在世。
泪水夺眶而出,程济颤颤巍巍的双膝跪地,向着杨应能指的方向磕了三个头。
“程兄……”杨应能声音也有些哽咽,俯身挽起程济,“国事艰难,先帝托付今上,还望程兄鼎力相助,澄清宇内,扫除奸邪。”
被扶着坐回椅子上的程济呆了好一会儿才定下心神,“先帝遗体何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