姑苏,玄墓山,蟠香寺。

    内院禅房廊外,山雀鸣唱,绿树成荫,花影摇动。

    寺中佛塔檐角,结满铜锈的风铃,被轻风吹拂,叮咚叮咚,宛如梵唱,如述波若。

    虽已岁入初秋,但山中依旧绿意盎然,未显枯荣幻化,恍如遗世之地,静如空妙之所,不染凡尘。

    禅房之中,妙玉在蒲团上安坐,身姿纤袅,俏脸生韵,樱唇呢喃咒诵,手中木鱼发出空灵舒缓的撞击。

    她身前的小案上,一个古朴的紫铜小炉,点着一支清魂香,烟气袅袅,沁人心脾。

    案几上放着一本摊开的《佛说五蕴皆空经》,是当年贾琮亲手抄录。

    这段时间,应是这几年中,妙玉心绪最喜悦安定的时光。

    她最亲近的师傅和师妹,都陪伴身旁,她再别无所求。

    每次诵读这卷《佛说五蕴皆空经》之时,那上面拙雅俊秀的笔意,似乎能融和禅意妙思,让她内心凭生欢喜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禅房外的风雨廊上,芷芍正坐着绣一方绸帕。

    丝线穿梭,帕上一株盛放的白莲,娇艳婀娜,色相典雅,栩栩如生。

    她自回了蟠香寺,不好再像在贾府那样,穿着精致鲜艳的衣裙。

    满头青丝如墨,绾成秀巧的纂儿,用根简单的银簪别了,再无其他首饰,身上也换回往日的灰色僧袍。

    宽松的袍袖遮住窈窕娇躯,只有轻风袭体,才能显露出一抹动人。

    虽一副清汤寡水的模样,却依然难掩俏美娇艳,秀雅丽色,更增风姿。

    贾琮自从去了金陵,和芷芍通过几番书信,讲述各自近况。

    芷芍知道贾琮在金陵有正事要忙,便安心在蟠香寺起居。

    修善师太自芷芍回来,不知是心情舒畅,还是得了她细心服侍,病况也渐渐有了好转。

    时间过去一个多月,芷芍对贾琮思恋愈重,每天都数着日子,只等他忙完事情,回姑苏和自己一起接修善师太回神京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芷芍身边还坐着个豆蔻绰约的少女,正歪着头静静看她绣花。

    这女孩十三四岁年纪,苗条娉婷,秀丽清雅,一身布衣裙钗,洁净无尘,却洗得有些发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