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高煦之所以如此开放,首先是因为他们接触不到中学的层次,而中学的书本也不准流出学校。

    其次是让这些小国王子在大明成长,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富强,故而能减少许多属国自大叛乱的机率。

    事实证明这么做是有用的,单说南洋和东北亚地区,这十余个国家除了坚持不改宗教的满者伯夷以外,其余国家基本上都不敢违背大明的旨意而造次。

    哪怕日本和朝鲜在昆仑洲都快把狗脑子打出来了,可是在对马海峡他们双方的渔民却依旧克制的在捕鱼,不敢发生什么冲突。

    这就是大明朝在当下的威慑力,即便在小西洋地区,沿海的属国也多是欺负内陆属国,并且只是克制在摩擦,而非战争。

    一旦爆发战争,小国就会想办法申请让大明朝来调停,而战争也必须打住。

    除了一些山高皇帝远的地方,其它地方还真的没有什么人敢挑衅大明朝的权威。

    这其中的山高皇帝远,便指的是如今正在动乱的昆仑洲……

    “你退下吧。”

    “臣告退……”

    朱高煦遣退了足利义怀,足利义怀毕恭毕敬退出武英殿后,胡季与刘勉也在不久后来到了武英殿求见。

    二人走入殿内作揖,朱高煦则是一手拿奏疏,一手拿朱笔,头也不抬的等待二人开口汇报。

    二人见状,看了一眼亦失哈,又看了一眼朱瞻壑。

    确定皇帝没有生气后,刘勉才率先作揖道:

    “陛下,江南那边的事情已经查的差不多了,依旧是松江的钱氏商帮为主导,不过他们传出去的话是让昆仑洲闹出动静,而非兵围朝廷的城池。”

    “也就是说确实是他们做的,对吧?”

    朱高煦头也不抬的开口,刘勉颔首道:“证据确凿!”

    “仅他一家?”朱高煦再问,刘勉摇头道:

    “十六商帮多多少少都参与了,这消息也是杨善人提供的。”

    能被称呼为杨善人的,自然也只有同为十六商帮之一的杨彬了。

    不过杨彬进入十六商帮是有朱高煦授意,并且为朝廷监督十六商帮为主,所以尽管他参加了各项行动,却不会因此被论罪。

    “西厂查出结果如何?”

    朱高煦没有着急下定论,而是询问了西厂的胡季。

    只是面对朱高煦的询问,胡季也不假思索的作揖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