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均下了狠心,而与他一同下了狠心的还有吴高。

    弃守铁岭的第二日,吴高便率领大军撤到了沈阳城。

    这一路上,他裹挟蒲河等三个千户所的军户南下,将沈阳以北制造成了毫无人烟的‘白地’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他还让人将沈阳与三个千户所的军户都往南边的辽阳城送去,同时加固沈阳城城墙。

    见识过了渤海军野战炮的厉害后,他便不准备打算建造外围防御工事,而是准备依托瓮城与沈阳坚固的城墙来严防死守。

    他的这些做法,从军事上来说毫无问题,尤其是对于粮食短缺的渤海军来说更是十分致命的。

    只是,打仗并不只是军事,它更是政治。

    吴高的这些做法,成功引起了辽北武官们的敌视。

    忙碌的沈阳城内看不到一个百姓与军户,有的只有辽东的战兵。

    他们在大街小巷穿梭,将火炮、石料、狼牙拍等各类守城所需的东西尽数运往城墙马道。

    穿过这些人,耿瓛勒马在衙门门口,翻身下马后走入衙门内。

    与沈阳城一样,衙门内同样忙碌,兵卒们不断将沈阳府库之中的钱粮搬出去犒赏大军,而吴高则是坐在中堂,手写一份奏疏。

    耿瓛走进了中堂,也瞧见了吴高所写的奏疏。

    不过只是瞥了一眼,他便开口说道:“浑河以北八万余人尽数迁往了辽阳,不过下面怨声载道,许多人都说要写信弹劾你。”

    “随他们……”吴高并不在意这群人的弹劾,耿瓛见状也叹了一口气,继续道:

    “我检查了一下储备仓与府库,沈阳城内粮食足够我三万二千余人支撑半年,不过你确定我们能守住沈阳吗?”

    耿瓛的话让吴高笔锋一顿,他确实没有把握在朱高煦的进攻下手中沈阳,只是他也没有其它办法。

    铁岭城之所以能取得不少斩获,是因为他们借助了柴河,趁着渤海军分兵渡河时强攻来获取战果。

    只是眼下沈阳城在浑河以北,加上浑河漫长,明军又不如渤海军行军快,那想要再复刻铁岭之战就十分困难了。对沈阳城的防守,只能从死守瓮城与城墙开始了。

    吴高的不回答,让耿瓛心里一凉。

    他自认在兵法上不是吴高对手,而如今吴高都不敢明面回答这个问题,那就说明这次驻守沈阳便是死守。

    一想到那日渤海军的野战炮威力,耿瓛心头便蒙上了一层阴霾。

    “铁岭到此地,对于我们来说只需要两日路程,对于叛军来说兴许只要一日半,算上其牧群渡河时间,兴许明日正午他们就能抵达沈阳城下了。”

    “叛军所携带的粮食不多,只要能守住沈阳城一个月,这围就解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