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因如此,朱瞻壑算是体验到了在学校读书的乐趣。

    “爹你不知道,我们班上什么人都有,有西番和云南那些土司农奴的孩子,也有渤海移民的孩子,还有蒙古、色目等武官的孩子,大家来自五湖四海,经历各不相同。”

    “交趾的学子说他们那里终年无冬,海水是湛蓝的。”

    “云南说他们那里四季如春,云朵很白很大。”

    “西番的说他们那里终年都有雪山,渤海的……”

    朱瞻壑饶有兴致的说了许多从同学口中听来的见闻,而这些见闻是东宫那些教习无法告诉他的,因为那些教习也只是在书本上看过,没有亲眼看过,所以无法说出感悟,全凭猜想。

    “爹,我同学他们都很佩服您和爷爷,说如果没有你们,他们……”

    朱瞻壑转达着学校同学的感激,当然他没有暴露身份,而是以旁观者的身份从他们口中听到了那些感激的话。

    这些话经朱瞻壑转达,便是连朱高煦也不免高兴,因为他终于感受到了大明朝地方上是有变化的。

    同时他也从朱瞻壑的口中感受到了他对远方的向往,对各地的好奇。

    对此,朱高煦自然没有放过这个机会,缓缓对朱瞻壑说道:

    “太学在研究蒸汽机,只要蒸汽机研究好了,日后它就可以装在马车上,铺设在轨道上,一日能走二三百里。”

    “届时你想要前往南方看湛蓝的大海只需要二三十日,想去北边看茫茫大漠也只需要二三十日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它还能走快些,那或许只需要半个月,甚至十天就能带你去到那些地方。”

    朱高煦侃侃而谈,朱瞻壑也双眼放光:“我听教习说过蒸汽机,只是没想到它居然还能驱动车子,那它吃什么,喝什么?”

    面对朱瞻壑的好奇,朱高煦也趁机为他解释了火车、蒸汽轮船、以及许许多多未来有可能实现,或者说在朱瞻壑时代能触及的科技。

    渐渐地,朱瞻壑开始沉迷其中,朱高煦则是继续为他画着日后大明朝的科技大饼……

    第440章东洲自古以来

    “呜呜呜——”阔别多月,伴随着号角声再度响起,它传出的地方,依旧是蔚蓝色的大海之上。

    不同的是,这次的号角声得到了回应。

    “呜呜呜——”

    海岸线上,一处似乎兴建不久的海港城寨出现在了舰队的眼前。

    它位于一个长蛇状岛屿的南端,临近一条河流的出海口,在岛屿北侧尽头,也有类似的地貌。

    “国公、正使,这里就是我们的先遣队营寨,当地把这里叫做海门卡门城,故此我等将这里称呼为海门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