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这地方修的不错,就是不适合居住。”

    朱高煦站在房顶,看着四周那一排排串联起来的院子,无奈一笑。

    “这地方,我本就不打算用来给百姓住,日后若是要扩建,你将它视作军营或牢房就行。”

    傅让倒是干脆,朱高煦闻言也无可奈何,只能下了平房,走上了肇州城的城墙。

    他眺望肇州城外,对肇州城的地势十分满意。

    在这一马平川的地方,肇州城是唯一的一个土丘,外人进攻就得仰攻,而渤海军可以居高临下的防守。

    城外,靠近肇州城的地方已经在这一两个月的时间里,被傅让开辟出了许多田地。

    如傅让所说的,数量足有数千亩之多,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准备育苗田。

    “这地方就不栽种水稻了,我想着把城外的田地开辟为豆田,方便你日后北巡。”

    傅让说出自己的想法,朱高煦听后也赞同道:“倒是不错,日后这里必然会多用骑兵巡边,若是能提供足数的豆料,倒也不用从吉林城运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准备何时出兵?”傅让看着朱高煦询问,林粟、张纯等人也期待着。

    面对他们的目光,朱高煦轻笑:“那就得看看我十七叔什么时候送来消息了……”

    第186章攻守易形

    八月中旬,呼声焦躁……当南方还在歌舞升平的时候,北方全宁卫已经聚集了数千人马。

    他们从全宁城内走出,队伍如长龙般向北方蔓延而去。

    队伍两侧,内里穿着红胖袄,外面穿着胸扎甲的明军牵着一匹匹健壮的军马步行。

    在队伍中间,一辆辆由两匹挽马拉拽的板车上堆放着粮食和甲胄、兵器、豆料。

    每一辆板车上的载物接近千斤,哪怕行驶在多日未曾下雨的草原上,也能留下深深的印迹。

    在他们走出城池后,紧接着走出来的是穿着布衣的民夫,他们肩挑手扛着一袋袋粮食,数量之多足有上万。

    很快,他们尽数走出了全宁城,队伍漫长,前后足有五里余。

    在行军的队伍中,二十岁的宁王朱权是为数不多可以在行军路上骑马的人。

    在他身旁,一名年过四旬的武官一同骑在马背上,望着这浩浩荡荡的队伍笑道:“自去岁燕王殿下俘获兀良哈牛马南下,我们这大宁也能拉出三千骑北上了。”

    “嗯……”朱权应了一声,并眺望北方道:“这次北巡,若是有所收获,也当送些给四哥。”

    “就是不知道高煦那边能出多少兵马,能不能策应我军。”说到此处,朱权回头看向那将领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