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自幼聪明好学,加上善骑射,性子冷静,因此被朱元璋派到了大宁就藩,负责抵御兀良哈三部。

    “发生何事了?”

    朱权性子冷静,他清楚卜万平日里不是鲁莽的人,因此沉着脸色询问。

    没有让他失望,卜万也作揖道:“全宁卫北边的塘骑发现了车辐,而且是坏了没多久,恐怕是兀良哈的那些贼人在前段日子南下来刺探军情所遗落的。”

    卜万说话间,两个气喘吁吁的兵卒也抱着一个损坏严重的车辐走进了存心殿中。

    朱权见状瞳孔紧缩,上前仔细观察了车辐断裂的痕迹。

    在得出与卜万同样的判断后,他立马看向卜万,脸色凝重:“这事情必须立马告诉四哥和陛下,我现在就去写信,你好好备边,需要的时候,我可以调三护卫归你调遣。”

    “谢殿下开明!”听到朱权的话,卜万咧嘴一笑,满意的抬手作揖。

    二人寒暄几句,便各自离散。

    朱权返回位置手书两份一份送往了北平的燕王府,一份送往了南京。

    这两封信最先送抵的自然是距离近的北平府,不过信件送达时,朱棣正在开平卫备边,因此接到这封信的是徐氏。

    燕府没有权力调北平兵马前往大宁,因此徐氏一边通知朱棣返回北平,一边手书两份,分别往大宁和南京送去。

    二月初六,历经数日奔波,来自燕府与宁府的两封信先后送抵武英殿。

    【近者骑兵巡塞见有脱辐遗于道上,疑胡兵往来恐有寇边之患】

    【近十七弟手书,言全宁边塞有脱辐遗于道上,疑胡兵恐有寇边之患】

    两份手书,内容相差不大,这让得到信件的朱元璋不由抚了抚白须。

    他的动作,牵动着武英殿内所有人的人心,不管是朱允炆还是朱济熺、朱高炽,他们三人都在从朱元璋的举动中学习。

    没有沉默太久,朱元璋拿着这两封信,对送信而来的都督府武官说道:

    “胡人多奸,常示弱于人,引我大军深入,此季节不当大军南下,因此必为设伏引诱之举。”

    “告诉宁王,暂时不要理会他们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让燕王和辽王各选北平、辽东精卒壮马驰援大宁,抵达大宁后与宁王会师,燕王节制辽东、大宁、北平三都司兵马,在全宁卫集结兵马,沿辽河南北巡边。”

    “若是遭遇胡兵,不用自我束缚,让燕王率兵掩击。”

    “其次,令渤海王复筑肇州城,再迁移民户一千前往肇州城戍边,以监视兀良哈诸部动向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,敕令老五,令世子有炖率河南都司精锐骁骑往北平塞口而去,代替燕王巡逻北平边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