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嗯……嗯?你说什么?”

    面对消息,少年人没反应过来,先点了点头,又疑惑看向太监,最后开口反问。

    二人的对话并不算私密,因此靠近的郡王都听到了这则消息。

    “你说朱高煦入武英殿理政了?!”

    “什么?!”

    “说什么啊?”

    “说朱高煦入武英殿理政了。”

    “娘嘞,我这是还没睡醒?”

    “不可能,绝对不可能,朱高煦那拿棍子的手,怎么能拿动笔杆子?”

    “天塌了吧?”

    “你快说是个什么情况。”

    “对对对!快说快说!”

    “说来听听,我二哥怎么了。”

    一名十五六的少年郡王最先按捺不住起身,而他这一起身一开口,顿时大本堂内的众人都渐渐安静了下来,全部看向了他们这边不说,还跟看热闹似的跑了过来。

    太监无奈,只能作揖毕恭毕敬的对众人回答:“回诸位殿下,燕嫡次子煦受召入武英殿,协同陛下、太孙理政,如今恐怕已经从西华门进宫,在前往武英殿的路上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确定?骗了我们,我们就把你丢到秦淮河里去。”

    “对对对!”

    郡王们争先恐后的附和,太监也一脸愁容:“这事情是真的,诸位殿下就是把奴婢丢到长江里,奴婢也不能说这事是假的啊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!我就说我二哥能文能武,看你们谁还敢笑!”

    得到了肯定的答案,朱高燧立马双手叉腰,狐假虎威的大笑了起来,而人群中的郡王们却面面相觑,只觉得老天爷在和他们开玩笑。

    他们还想再问问太监一些事情,却不想这时脚步声从殿外传来,一名持着教条的老儒生走进了殿内。

    见到这儒生进入殿内,原本还拥挤在一起的郡王们顿时作鸟兽散。

    他们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,而太监也连忙退出殿外,期间还对老儒生作揖行礼。

    只是十几个呼吸间,老儒生再走到诸多郡王面前的讲台时,诸多郡王都安静了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