贾川瞬间想到一个画面,英雄救美,不对,是眼见有人持强凌弱,他路见不平一声吼!

    朱瞻圻一个被贬为庶民的人,王府不论是谁去,都不会温言细语,只看这些年汉王府在乐安的口碑便知,一只二哈养了一群狗是个什么样的场景?

    所以,贾川断定去的人必定不会客气,且十分嚣张。

    若是如此便有可乘之机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接下来两日,贾川与张政一起细细谋划了一番,而后张政着手又安排了几日,待一切妥当之后,最终挑了秋雨绵绵的一日,贾川与陈默高云天赶在城门打开的头一拨人群中出了城门,高云朵董圆圆带着顺子和两名百户,是第二拨,剩下的人是第三拨。

    老郑头看家。

    老郑头一开始表示不接受,贾川说此次行动危险极大,老郑头话锋一转问:“我一人在家,会不会也有危险?”

    贾川表示按察使会安排同等人数住到宅子里来,这些人会乔装,会像往常一样出入宅子,做给附近监视他们的人看,只盼着能蒙骗过去。

    别的人都找好了,唯独假董圆圆不好找,实在不行只能空缺,好在平日里高云朵和董圆圆不出门,但董圆圆的声音日日可是传遍四邻的。

    这件事着实难住了张政,好在不用露面,动静嘛,找个男人倒是也可替代。

    至于这些人的路引便更是容易了,贾川从东照县到北京,再到济南,都未曾用过路引,那都是公派出差,可这一次出行,不用不行了。

    路引这东西他倒是熟,在巡检司工作的时候这是主要学习内容,在他看来,朱元璋制定一系列细则且实行的十分严苛,一方面是便于管理,一方面可能是为了防止百姓也像他当年那样成为流民犯上作乱,尽量将百姓限制在所居住区域。

    大明百姓凡出行百里者,必须有路引。

    可这路引可不是免费办理的,这事儿他听董树本跟他说过,这里面的道道多了,路引一张,重者一锭,中者四贯,下者三贯,说白了便是一条灰色的产业链诞生了——买卖身份证件。

    他们不用买,属于是光明正大的伪造,意在进乐安的时候,有个新身份,上面写的不是来自济南。

    两个地方的城门处必然会有汉王府安插的人在,小心些没坏处。

    贾川不信他的一举一动汉王漠不关心,汉王能联系建文旧臣的后人,可见想弄死他的决心,但路上的截杀,必定会让那些后人元气大伤,且朱瞻基不论事前还是事后知晓,只要断定与汉王有牵扯,定不会惯着他们,这些人对贾川的威胁不大。

    但汉王可不一样,济南与乐安距离差不到二百里地,快马一日可达,传个消息什么的倒是便捷,而到了乐安后,贾川不知要蹲守几日才可等到王府派人去催朱瞻圻,所以势必要做一下伪装,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。

    出城时,贾川与陈默,高云天扮做上了些年纪的江湖中人,贾川涂黑了脸,带着斗笠一身蓑衣,高云天脸上画了一块胎记,陈默是用猪皮遮住了眼眶上的疤,趁着天阴雨密,守城官兵便也就看不清楚了。

    好在出城的过程不长,不然高云天脸上的‘胎记’怕是要奇迹般的消失了。

    迎着细雨,三人快马加鞭,之前他们便说好了,路上各走各的,进了乐安在安排好的地方自会有人接。

    这一日的雨或大或小,却一直没有停歇,三人在中间停下来三次,补妆放水吃干粮。

    等到了乐安,城门还未关,天却阴的可怕,贾川没做过贼,这时候浑身僵硬,也不知是冻的还是吓的,他无数次问自己,为何不设计成他带着高云朵,其他人分成两拨跟在后面,然后他带着佳人远离红尘,逍遥江湖,再生个胖胖的娃娃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