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是村里面来人了,让赵清虎考虑考虑,早上提供的豆浆、豆花不要停。

    他们都喝习惯了,不喝没力气,秋收了,更是舍得花钱。

    赵清虎自无不可,反正豆腐坊也没有彻底停下。

    只是,让他没想到的是,王员外竟然在开镰第一天,驾着马车来到了绿竹村。

    “王员外,你这是?”赵清虎刚刚拿了镰刀要下田,就听到了马车的声音。

    见王员外从马车上下来,他也吃了一惊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哈,老弟,我来看看你们今年的秋收。”王员外笑道。

    转念一想,赵清虎就明白了,王员外这是来看堆肥效果的。

    堆肥对冬小麦有增产,可那时候村里面人刚刚学了堆肥,赶得及给冬小麦增肥的不多。

    可水稻不一样,绿竹村家家户户,都给水稻用了有机肥。

    “那你在我家休息下,秋收忙碌,没有几天出不了结果。”

    王员外却摇了摇头,“老弟啊,我这等不及了,你放心,老哥我这身板还行,你给我一镰刀,我也下田。”

    你这是地主老财,体验田园生活来了?

    赵清虎无奈,带着王员外下田了。

    别看王员外身材发福了,可蹲下后,镰刀挥舞,还真的有模有样。

    水稻收割,流程很简单。

    赵清虎、四郎、五郎,加上鲁羊蹄、吴树根、顾凌轩,还有王员外七人,一人一把镰刀,一路往前收割,每人负责大概一米二宽的地方,确保蹲在原地,就能从左收到右。

    蹲着收割,轻松些,大部分时间是弯腰收割的,这样速度快些,却考验体力。

    收割的水稻,大概两次下镰刀,就有一小捆,堆放在旁边。

    一排一排过去,赵清虎第一排,他收割的水稻就堆放在田埂上。

    后面跟着的,收割的水稻,就能放在他收割之后的空白处。

    赵清狗、赵清牛、大郎、二郎,四个壮劳力则是负责脱粒。嘿呦嘿呦摔打着稻杆,喷溅的谷粒,被竹席挡住,全都落在了木盆里面。

    大丫几个大一点的丫头,还有钱氏、小李氏负责搬运水稻。

    一捆一捆,递给脱粒的四个壮劳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