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清楚的知道什么事该办,什么事不能办!

    “这帮人没脑子,真以为闹一闹,朝廷就会改变新政策?”

    “我也是这样想的,这群人不知道受谁的鼓动,总之有些不正常。”

    宋煊哼笑一声:“他们这种就算能蛊惑应天书院的学子,可能蛊惑应天府的所有学子吗?”

    “更不用说还有大宋境内的读书人!”

    宋煊可不觉得的大宋的这群读书人有什么指导思想,能够搞学潮运动。

    更不会有什么人支持!

    你能读书,是一脚踏在了士大夫的阶级。

    可你无法顺利通过科举考试,就始终不是这个阶级的一员。

    人家那群既得利益者,凭什么给你说话?

    “不错,这种事更容易枪打出头鸟!”

    包拯这才开始吃包子,他点头道:

    “有道理,他们被脑子一冲动就觉得能对抗官府,这天下要是读书人说了算,还要费心费力参加科举考试当官做什么?”

    “不如造反呢!”

    包拯整一个大无语。

    十二郎受五代遗毒影响有些大,动不动就举极端例子。

    他出身官宦家庭,对于权力的来源是有一定的认知的。

    那就是对上负责,对下执行!

    下面反抗,便是要打上刁民的标签。

    大宋较五代那是及其进步的!

    况且这种事包拯是不愿意掺和的。

    他有些担忧有人找宋煊去参与。

    毕竟上次宋煊振臂一呼,许多学子都跟着他走了。

    这份情谊依照宋煊这种有侠义之心的,必然会有所表示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