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详等人的夜谈没过多久,院长范仲淹便过来寻。

    瞧瞧他有没有回来。

    范仲淹把范详给叫出去询问,为何如此晚归?

    为了不打扰其他学子睡觉,叫到了远处,但是范详同寝室的学子又有些担忧。

    一旦院长不同意,那自己夜晚学习之时,又得指望着书院发放的蜡烛了,但根本就不够用的。

    “你是去做什么了?”

    范详对于范仲淹更是不敢隐瞒,一五一十的全都说出来了。

    包括宋煊组建的那个青龙互助学习小组的事。

    范仲淹当然知道宋煊的彩票卖的火热,根本就不缺蜡烛钱。

    但是他又没有直接带着人去他家学习。

    反倒是为了顾及同窗的面子,硬是带着他们去蹭寺庙的饭食和蜡烛,特意趟了一条路子出来。

    整个应天书院的人,范仲淹觉得没有一个比宋煊脸皮厚,他这些年在勒马镇的生活,指定是过的非比寻常。

    要不然一般人没这经验,都想不出这种花招来。

    其实范仲淹在寺庙苦读的时候,化粥而食。

    那也是自己花钱买的,顶多蹭一蹭寺庙的柴火罢了。

    其实去寺庙读书,也是有那么一股子劳其筋骨的所谓儒家思想磨练自身意志的含义。

    结果自己看重的这个学生,在白女票方面。

    果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

    他不仅蹭人家的饭,蹭人家的蜡烛,还让寺庙的人说出让他多去的话。

    范仲淹觉得迎客僧大抵是客气客气的,但是按照宋煊的脾性,他定然是打蛇随棍上。

    不仅自己去蹭,还得带着同窗去大蹭特蹭!

    范详小心翼翼的瞧着自己这位五百年前的“本家”。

    若是被院长斥责,他可真不知道今后该怎么办才好。

    但是他有一颗想要上进的心,若是自己有那么多钱去买蜡烛,他也不愿去干这种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