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拯在发愁钱财的事,尽管他家里有点小钱,但他平日里过的十分简朴。

    毕竟读书人都是秉承着要苦读诗书,不能过于享受的思维。

    “若是我给十二郎补补知识,应对考试,也算是帮他了。”

    毕竟他听人说十二郎学习并不是很好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包拯便安心的睡下了。

    在这方面,包拯还是有着自信的,毕竟可是享誉庐州的好学生。

    宋煊则是忙着与左邻右舍搞好关系!

    无论如何,搞得朋友比敌人多,才是常规操作。

    “十二郎家的凉浆这般好喝,今后若是打出名气,定会引来大批人前来购买的。”

    听着旁边卖丝绸的掌柜笑着吹捧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李叔说的倒是对,俺在乡里就有一个凉浆铺子,只不过为了考取应天府书院,已然盘出去了,到了此地俺是想要卖书的。”

    宋煊倒是没有隐瞒自己的买卖:“养活俺的几个伙计的同时,这样俺自己读起书来也方便些。”

    “十二郎年纪尚幼,倒是有想法的!”

    “是极是极,十二郎如此用功,定然能够考入应天府书院,届时我等邻居也能沾沾光。”

    大家都在尽可能的释放善意。

    宋煊能压住丁捕头挨打,就能压住丁捕头所代表的官府力量。

    兴许人家背后撑腰的人在应天府官府内。

    诸如这种附郭县城的知县们,活得可是不自在,而且相当怨恨自己所处的位置。

    正所谓前生不善,今生知县;前生作恶,知县附郭,恶贯满盈,附郭省城。

    所以左邻右舍认为宋煊这种有背景的人,尤其还是读书种子,没必要同他把关系搞僵喽。

    至于宋煊能不能赚到钱,他们根本就不关心。

    应天府书院周遭卖书的店铺不少,卖笔墨纸砚的更多。

    就算学子们需要勤买,可市场就是这么大。

    宋煊与众人絮叨了一会,才回去洗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