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到张亢觉得自己指点的差不多了,便让包拯好好消化一二。

    “十二郎什么时候吃饭?”

    张亢摸了摸自己的肚子:

    “陪我去灶上看看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宋煊心中已然明了。

    这是有话要谈,不适合包拯在场。

    于是二人双双站起身来,奔着厨房而去。

    “那个叫包拯的是哪里的?”

    宋煊便给张亢说了一二,他轻微颔首:

    “基础倒是扎实,但并不懂得如何变通,行文有些僵硬,怕是少年时期没有什么名师教导。”

    “他若是苦读下去,走到殿试那一步,估摸排名比我差上一点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宋煊应了一声,又听张亢道:

    “庐州人士,他爹是当过南京留守一职吗?”

    “俺不是很了解,只是碰巧偶遇,见他狼狈。”

    张亢轻微颔首。

    他倒是听说过包太守有一个儿子面如黑炭,大抵就是此子。

    罢了,不重要。

    “对了,你的策论我看不出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。”张亢斟酌的道:

    “十二郎,但我的建议是你的文风不要太过于固定。”

    “否则依照你的性子,难免会有考官想要故意罢黜你,借此来磨练你的性子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,我是奔着好的方面说的。”

    宋煊颔首,确实是有这样的考官,喜欢用罢黜一些学子来树立自己的权威,打着为你好的名义。

    “俺会想一想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