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到下一层都会不厌其烦地寻找管道,以此来确定自己没有走错路。

    扶箬又飘了小半个时辰。

    她从岩石缝里取出泥土在指尖碾成薄薄一层。

    里面有宣城地表最常见的绒灰。

    扶箬翻过宣城的地理志。

    宣城百年前有一任父母官是南樊囯皇室出身的小王爷。

    他幼时身体虚弱,寄养在道观,道观周围有许多野树。

    其中便有绒灰树,因叶子干枯后形似绒灰得名。

    他认为这树好养活,生机旺盛,能辟邪,在宅院里养了几棵。

    后来百姓们也都纷纷效仿。

    所以宣城内,最多的就是这绒灰树。

    看到这些东西,便意味着她已经从山顶飘到地表。

    确定自己之前的方法可行,扶箬继续以管道为标志物往下飘。

    但飘着飘着,她发现了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绒灰有不同颜色,颜色越鲜艳少见越受达官贵人喜爱。

    宗冶建造封神山挑的自然是城中风水最好的那块地。

    但扶箬已经在泥土里发现三色绒状脉络十几次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这十几圈她一直在打转。

    扶箬面色冷凝,开始细细探寻这处地面石壁附近是否有能量波动。

    半刻钟后,果然不出所料。

    熟悉的手法,熟悉的感觉。

    又是宗冶的禁制。

    这下,扶箬更好奇地底藏着什么东西了。

    扶箬之前复刻过宗冶的禁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