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升拿起眼前的火绳枪。

    只见其主体由四部分构成,分别是枪管、枪床、枪托、枪机。

    枪管长约一米三几,外为八棱柱形,内为圆形。前细后粗,好像一门微型红夷大炮。

    枪床木制,长约一米。

    加上枪托,整杆火绳枪长约一米七左右,恰与大多数士卒身高差不多。

    枪机为龙头夹火绳构造,另外还有带盖火门。

    枪床下面还设计有插放通条的木制卡槽,与枪床是一体构造的。

    看刘升抚摸、调试火绳枪,寇根生或许是出于职业习惯,在一旁介绍起来。

    “枪管长四尺二寸,为两份精铁卷制、套接打造而成。为了防止炸膛,后半部分用料要比前半部分稍多。

    装首领规制的颗粒火药三钱,用三钱重铅弹,射程最远可达一百八十步。

    七十步至一百步,可破一层甲;四十步至六十步可破两层甲;要是抵近三十步以内打发,三层甲亦可击破!”

    说这话时,寇根生灰白的胡子一翘一翘的,明显对其所打造的这杆火绳枪颇为骄傲。

    事实上,在用料充足的情况下,这杆火绳枪于他而言确实可称精品佳作。

    刘升对这杆火绳枪也颇为满意。

    觉得除了没有刺刀,其外形已经相当接近近代步枪了。这让惯于玩步枪的刘升,摸着很有种与前女友共赴山海的感觉。

    就刘升了解,明代仿制的火绳枪枪管大多在一米至一米五之间,整枪长则在一米三至两米之间。

    寇根生打造的这一杆长度算是中等。

    枪管太长虽然可以增加射程,却不方便士卒扛枪和打枪;枪管太短则会导致射程短,威力也变小。

    刘升印象最深刻的是,后世带清在重新仿制西洋枪炮前,火枪发展走了一条很奇葩的路线。

    军中常用的火绳枪为两种,一众是长近两米五的抬枪。

    其优点是射程远,可达三四百步,威力也不错。

    却重达三四十斤,相当于明代一些轻小型号虎蹲炮了。

    需要两个人抬着走,打发时让另一人当枪架子。

    最主要的是,因为仍是前装滑膛枪,打发后换药极慢,要五六分钟才能打一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