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。”

      荀夫子想都没想,就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  这对儒门而言,是天大的机缘。

      不仅可以将儒家文化传播出去,还可以培养出李斯、韩非这样的儒门学子。

      儒门三杰还来不及惊讶,荀夫子就这么爽快的答应了。

      陈墨又补充了一句。

      “只是在这之前,我还得劳烦夫子一件事情。”

      荀夫子注意到他脸上那抹笑意,顿时有种被坑了的感觉。

      “国师但说无妨。”

      陈墨很直接地说道:“想请夫子劝降我齐国。”

      “什么?”

      “劝齐国投降?”

      相较于伏念、颜落等人的震撼,荀夫子则是一脸平静。

      在齐国,他的威望很高。

      再说了,君太后一直都是儒家的人。

      如果说在齐国之中,有谁比她更有发言权,那就是荀夫子了。

      荀夫子苦笑一声,说道:“原来国师来这里,是为了这个吗?”

      用他们未来的仕途,换取他们向齐国投降。

      在陈墨提出科举制度的时候,他就已经动心了。

      这是他接下来要说的话埋下伏笔。

      陈墨缓缓开口:“儒门以仁为本,这不是为我,也不是为秦国。”

      “而是为了齐国,为了齐国百民,相信夫子也能理解。”

      天下大势已成定局。

      楚国一倒,齐国独木难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