穆靳柯没有再写信向李稷汇报。
他亲手设的局,成功与否他自然清楚。加上之前穆靳柯传递的错误消息。
也就是说,他到现在还不知道穆国的季大人就是从景国逃走的季慈。
穆靳柯十分好奇他要是见到季慈会是什么表情。还有王上颁发的莫名其妙的追拿令。
连追拿原因都没有一个,也难怪能被儒家那群人拿来攻击。
李稷这些日子被人骂,平心而论,真的不是没有道理。
鉴于辞颂的身份和穆靳柯这个景国的大功臣一同回国,李稷难得顺从了众臣一次,亲自在大殿门口迎接。
天子下明堂,这对任何一个大臣来说,都是无上的荣光。
更何况穆靳柯从景国离开之前,才被发配到百越。
众臣跟在李稷身后,打心眼里感到满意。
李稷独断专横又不是一日两日,难得有如此听劝的时候,顿时让群臣有了一种自己被重视的感觉,他们挺起胸膛,短暂荣光焕发,远远看着被宫人领过来的身影。
人影越来越近,也越来越清晰。
第一个,他们自然认识,是穆大人嘛。多日未见,穆大人为国分忧,实在辛苦辛苦。
第二个,一身白金衣袍,青玉为冠,穆锦为绅。想也不用想,能将供给穆国王宫使用的穆锦绕在腰上,必然是穆国三公子了。
三公子在儒家墨客中早有名声,不少人起了结交之心。
至于这第三位,一身不起眼的黑色袍子,更加映衬得露出衣袍外的肌肤好似傅粉何郎。众人眼观鼻鼻观心,早就有小道消息,说是那位提出“合纵”策略的季大人也来景国了。
但凡有些脑子的人都能想到,合纵联盟,瓜分宋国可不是最大的目的。
有人小心翼翼瞧了李稷一眼。
不出所料,对方冰冷的脸色瞧不出来半分喜悦。顺着你他的视线往来人身上看,好巧不巧,正好落在这位神秘的季大人身上。
季慈自然也注意到对方的目光。
她微微点头示意,倒是直接忽略掉了李稷的视线。
她就赌,李稷就算看出来什么,也不会揭穿她的身份。
辞颂也察觉到这位景国王上看着季慈的脸色不对劲,联想到季慈曾经说过,她是郑国王室血脉,与景国有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