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帝国中央的船只,预计将在三个月后到来一批,会在此将1600亿税币的物资运输走;再往后,大约每个月都会来一批舰船,预估将要用八个月的时间,将剩余的6400亿税币的物资,全部运输完毕。至此,联盟首次的税务工作就算是完成了。”

    按照《联盟计划》,联盟首年的税额是3000亿,次年是5000亿。第一期交税,总计8000亿。

    而后,第三年就将要增长到8000亿,第四年1万亿……以此类推,非线性增长,每年的增长额度都是联盟官员跟帝国税务部的官员吵出来的结果,但总之到第十年,会增长到2.1万亿,并维持这个数字持续下去。

    顾航微微颔首,目光在文件上快速的翻阅,灵能则笼罩住了翎泽星庞大的星港体系,快速的查验并核对文件上的内容跟实际情况是否相符。

    肯定还是有不相符的地方的。

    但顾航不是全力苛责的人。

    如此庞大规模的物资运转与统计,出现一些错漏,实属正常。

    稍微提点两嘴,敲打一番,是有必要的;真的因此而重罚,则没有必要。

    没人能不出错的。

    大体上没有问题即可。

    随后,顾航又询问了第二期帝国税的情况,以及翎泽星为帝国税而做出的大规模基础建设的情况。

    郭晨宇一一解答,显然对此都是胸有成竹的。

    第一期税币只要三千亿,但目前翎泽星上已经储备了四千多亿的物资。多出来的,那显然都是为了下一次交税做的准备。

    而实际上,帝国中央方面来的船,也不会在运送完第一期的8000亿税币之后就停下来。帝国的船只将会以一个月一批、甚至未来会更短周期跑船。一两千亿的,在第三年、第四年期间,将第二期总计1.7万亿税币的物资,给运送到帝国中央去。

    以此类推。

    未来稳定到2.1万亿的时候,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一次性要运输这么庞大的物资,就算是帝国中央,也很难马上调用到那么多的船。

    只能这样一批一批的,每个月、甚至每一周发一批船出来。

    那当然是有成本的,帝国仍旧需要承担从翎泽星到帝国中央这部分的运输成本。

    但是,这个成本就完全可控了。

    像是一般的宙域那样,还要跟地方政府,包括星域、宙域两级,扯皮你留多少,我拿走多少。这件事情虽然是有定额的,但是一不留神,那就是你的40%是1000亿,我的30%是1500亿。地方政府有充分的动力,可以用虚报、瞒报、合理计算损耗……一系列的手段,来跟帝国税务部拉拉扯扯。

    全都是要协商、要妥协、要威胁、甚至必要时刻动用武力的东西。

    全都是成本。

    更不要说,还有很多细枝末节的东西。扯皮星域间的税务运输成本谁负担;扯皮中间的护航工作谁来负担;扯皮物资在运输中的类似食物腐烂、使用期限、保管不当之类的责任归谁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