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越者被这架狂飙突进的战车,绑架了。

    ~~~~~

    摧毁科举制,成为入关后亟待解决的第一件大事。

    科举始于隋,兴于唐,于宋、元之际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,然而,随着极圈主义在北方的推行,科举考试渐渐被明启朝廷废弃。

    早在明启元年九月,康应乾便奏请开设同文馆,从科举考试出身的官员中招收学生,学习辽王语录。

    这一提议遭到了朝中清流的坚决反对,御史王盛藻上奏,称大明开国两百年,从未听说要以藩王为圣贤,翰林院李清源也站出来反对,表示科考乃是本朝立国之根本,当年太祖皇帝曾下诏,“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,非科举者勿得与官”,不可儿戏。

    齐孟表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,让大家充分发表政论。

    于是辽东势力和关内势力激烈交锋,就科举制改革吵得沸沸扬扬。

    辽东官僚要维护极圈主义的纯粹性。

    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,如果不能解决问题,那就解决人。

    于是,王盛藻、李清源等十多名大臣,遭受弹劾,“妄议新政,居心叵测”

    辽王虽欲赦免其罪,然而舆论汹汹,最后只得下令将其逮拿下狱,于京师闹市当众斩首。

    明启元年十一月,明启帝颁布《科考方略》又名《明科考方略》,提出兴建幽云大学,翰林院编修陈子壮率先指出“民智不开之故,皆以八股试士为之”,请求尽快废除科考。

    一众辽东官僚也四处奔走,纷纷上奏要求废除科考。

    明启二年一月初七,明启帝宣布,自明启三年春闱起,新开设经济特科,以“志虑忠纯、规模闳远、学问淹通、洞达中外时务”为选录标准,考试内容须脱离过往的“之乎者也”,要求切中时弊。

    废除过去的八股文,专试历朝政治史事与辽王政治艺学策论,要求切实敷陈;其次是将过去的书院改成学堂,学堂学生毕业后也可取得功名;最后是奖励游学,自费亦有奖励。

    明启三年三月十九日,近千名士子不约而同聚集到京师,其中有两百名参加今年春闱的北方举人,更多的则是京畿周边的读书人和青皮无赖。

    士子们得知自己寒窗十年苦读一朝化为乌有,个个怒发冲冠,在几位贡生的带领下,上千人冲撞顺天府衙门,打砸贡院,还点火焚烧街市,一些对新朝不满的人也加入其中,人群浩浩荡荡,举着孔孟圣贤的牌位,径直朝金水桥方向冲去。点名要让辽王出来,和他们对质。

    辽王事先得到士子们暴·乱消息,一直隐忍不发。

    事态危急,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被扇动,裹挟其中,也跟着闹事,张潮忧心忡忡。

    “大帅,动手吧,您让我们怎么办呢?放任士子们闹下去,京城就要乱了!”

    齐孟正和康应乾悠闲的下棋。

    轮到白子走了,他手执白子,将棋子落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。

    老康细细一看,顿时脸色大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