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我大文豪不写亖你们这群臭丘八。

    提笔就大书特书,几天几夜都写不完。

    长此以往,我们就养成了越是屈辱,越是狼狈的历史,就记载得越详细的习惯。

    天大的胜利三言两语,小小的失败大书特书。

    五千年辉煌一笔带过,一百年屈辱史分上下两册。

    这种不加修饰的叙事方式,既体现着泱泱大国的自信和底蕴,也能为后人总结诸多的历史教训。

    所以我们史书中云淡风轻的几个字,可能就意味着一个个周边小国的灭亡。

    例如:“灭国十二,遂霸西戎。”

    在《史记》中短短的八个字,却意味着十二个小国被灭。

    那十二个小国叫什么,君主是谁,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和历史,史书中一个字都没有多余的记载。

    还有《阿房宫赋》里面的“六王毕,四海一”。

    始皇帝宏大的统一战争,就写了六个字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这群文官为了省字真的是煞费苦心。

    所以我国古代确实能打,周边的国家要么被侵吞了,要么跑欧洲东亚去了。

    举个小小的例子,历史上玄奘前往西域那蓝陀寺,途经高昌国,被高昌国王鞠文泰厚礼相待,甚至说玄奘能活着到达西域,都离不开鞠文泰的支持。

    两人还结拜为兄弟。

    但是玄奘从西域往回走的时候,发现高昌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。

    玄奘前往西域的过程中,途经了一百三十八个小国。

    回来的时候却发现一半的小国都没了。

    因此也有人说,难怪玄奘取经用了十八年,但是回大唐只用了十八天。

    因为玄奘在走慢点,国境线都追上他了。

    大家在想想古代的一些满族。

    乌孙,楼兰,精绝,龟兹,夜郎,大理,高句丽等,他们是自己凭空消失的吗?

    肯定不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