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三妹还没回过神,不舒服地转了下小脑袋,反应后起身见到已经出来的李幼白,高兴地握住她的手。

    “啊!姐姐你终于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李幼白简简单单嗯了声,又抬头望了眼天色,“你等很久了?”

    李三妹揉揉眼睛,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,否认道:“没有啊,我刚刚过来...”

    她说完长长打了个哈欠,直接暴露自己已经在这里蹲了一个时辰的事。

    李幼白不着痕迹把自己的手给挣脱掉,对方手心有茧,摸得她痒痒的,感觉很古怪。

    一面吩咐侍女备水,一面与李三妹说话:“为什么不直接敲门。”

    “怕打扰到姐姐练功嘛,话本里都是这么说的,大侠练功需要安静...”

    李三妹说完无聊地撅起嘴吹动着额前的长刘海,怪模怪样的可爱。

    “呵呵,有心了。”

    李幼白说罢往前走,随后真心一笑,穿越到这里两年,还头一回有人关心自己,对象却还是个比自己小的孩子。

    “哎哎,姐姐,今晚陪我去看花灯嘛,听说还会有烟花哦。”

    李三妹急忙追上去,跟在李幼白屁股后面,叽叽喳喳说个不停,眼里闪着光,言语间无不表现对外的向往。

    城内繁华,岂是山野小村能比,只是见过缤纷,恐怕就难以忍受家中贫瘠。

    李幼白注意到此时管家就在不远处候着,李二家里还不到家大业大的情况,管家瞅准时机,处处表现,图谋日后做大管家!

    为人处世就当如此方才叫做拼搏上进,岂能因一点小小挫折就躺平摆烂。

    管家很识趣的快步过来,顺着李三妹的想法介绍一番。

    灯会是由官府,林家布行,聂家粮行以及宫家商行一起举办的,每五年一次机会不多。

    说是灯会,实际上更类似于一种社交圈子的互相碰撞。

    参加的不止有饱读诗书的书生,更有达官显贵豪绅地主,贵家公子小姐等等难以计数,总之名气不小。

    当今城内儒风盛行,温饱过后需要找到精神上的满足。

    今年因秦国战事武风高涨,却扛不住书生们的口诛笔伐,磨破嘴皮子将武风压下,比往年更是热烈!

    作为当地人的管事早已见怪不怪。

    据他所说,今年各地的文人才子还会特意赶来参加,附庸一下风雅或者吹捧一下自己的本派学之类如何如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