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广白低头在自家媳妇耳边说道:“媳妇,这该不会是咱们来晚了,小青他们又重新请人了吧?”

    刘桂兰摇摇头,“不应该啊,我们来得也不晚啊。”

    两人今天来的算是早的了,当然,也是因为听到院子里的动静才赶紧出的门。

    一般他们都会估摸着时间,等苏子苓她们的饭吃得差不多了才会过来。

    苏老爷子还想着教他们呢,一抬头刚好看到刘桂兰他们,他笑呵呵的指了指两人,“老二,你们来得正好,教教他们怎么捣叶子,我们这边吃完了就过来。”

    苏广白愣了愣,很快就回过神来,“知道了大伯。”

    他把盆那些摆好,叶子放好,去厨房里拎了一桶开水出来,把杵棒递给他们,简单示范了一下,大家都懂了。

    一时之间院子里都是杵叶子的声音,还有他们低声讨论的声音。

    “二哥,你们每天就是干这个啊?”

    苏广白点点头,但没细说,“你们过来是干嘛的?”

    “说是杵红薯,估计有两三天的活,你知道怎么回事儿不?”

    刘桂兰下巴抬了抬,“喏,红薯就在那呢,一会儿洗了再切块,然后就是用杵臼开始舂烂。”

    这些工序她们也知道一点,前两天来做过,所以也不陌生。

    “我滴个乖乖,这么多红薯啊!”

    刘桂兰一个女人,动作丝毫不比那群男人慢,“这才哪到哪啊,每天都在做,每天都有人送来呢,隔了几个山头的也有人送来。”

    “隔了几个山头?”有个年轻的问道,“这么远,那一天岂不是就只能送一趟了?”

    “那有什么办法?大人天天吃红薯可以,但老人孩子不行啊,一点营养都没有,总得换点针头线脑之类的吧?”

    县里也有人买,但是买的少,都是买几根尝尝味,也卖不上什么价。

    也就只有苏子苓了,收一文半一斤,所以挑个一两百斤过来卖,就能得个几百文,到时候能买好些东西了。

    所以听到隔了几个山头都有人来送,大家都理解,换作是他们,他们也会去送,一天送一趟,总归还是能卖一些钱的。

    “昨晚我阿公他们还说了,今年多种红薯,多开荒,全给种上,一年也能卖不少钱。”

    “我家也是,这两天就种了一批,我娘他们说了,包谷收了以后再种一批秋薯,收成可能没那么好,但是也能结不少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,若是大伯他们家要不了这么多怎么办?你说若是养了猪啊牛啊的,还可以拿来喂,咱们这啥都没有的,种多了岂不是就堆着了?”

    刘桂兰捣好了一盆,熟练的拿来纱布过滤,“这你们就别担心了,小青说了,这红薯啊,有多少要多少,只有一个前提,那就是不能滥竽充数,不然,整个村的红薯她都不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