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正国带着曹朝阳,先去了趟农业科学院,确定要买猪的品种。

    这白猪也分好多种类,有约克夏猪、丹麦的长白猪、美国的杜洛克猪、苏联大白猪等等。

    最适合西北条件的,就属长白猪和约克夏猪了。

    曹朝阳也不懂两者的区别。

    当着科学院老师的面,他好奇道:“这两个品种的猪,哪个长的更快一些?”

    “一般情况下,长白猪长的要更快,不过两者差别也不太大。”

    “这长白猪要精细化喂养,饲料一定要管理好,大约克夏猪适应性更强,饲料转换率高。”

    曹朝阳听着愣了一下。

    他想了想,才理解过来,就是一个猪长的快,但饲料要供应好,一个猪长的慢,适应性强。

    想着曹家洼的那条件,他果断选择了大约克夏猪。

    “老师,这约克夏猪半年能出栏吧?”

    “我们做过实验,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,约克夏猪大约一百三十天,就能长到两百斤。”

    曹朝阳听着,彻底放下了心。

    用不着两百斤,他们大队里养一年的猪,只要能过一百斤,就能出栏了。

    曹家洼条件差些,也没什么好粮食喂养,半年能长个一百多斤,他们队里就能多分一次猪肉。

    “这约克夏猪,适应性强,一胎有十到二十只猪仔,你们要是有条件,也可以用母本或者父本,跟本地的本土猪,杂交培育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这跟本土猪培育了的品种,兼具本地猪与约克夏猪的优点。”

    听着老师的话,曹朝阳面露苦笑。

    就他们曹家洼,别说培育新品种了,能养好猪就不错了。

    对面的老师也反应了过来,随即笑着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确定好了品种,朱正国带着他,便准备去城郊的养猪场,那正好有好几窝小约克夏猪。

    去的路上,曹朝阳又去市场里,买了两个竹背篓。

    到了养猪场,他拿出科学院的介绍信,很顺利的买下了四只小约克夏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