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棡:“唉,是啊,你又说了‘太监’,他和太监说了,你立马就知道了,这说明了什么?说明了,你还派人监视了他和太监,所以他对别人说了什么,你都一清二楚。”

    代王朱桂也说:“说不定,这太监,就是你派过去钓鱼执法的,然后你就借题发挥,斥责他不够保持秘密。真是一年三百六十日,风刀霜剑严相逼!”

    话至此处,代王一时激愤,反而呵斥朱棣:“四哥,杀人不够头点地,不必如此啊!反叫天下英雄,小觑了你!”

    朱棣缓缓:“?”

    你们这故事,当着我的面,就开始编起来了?

    朱元璋此时倒是说了:“这事儿不能怪老四!他虽然有时颇似茶祖,但军队用人,还是颇为类我,定是真心待何福的!可惜靖难了,老四不是正常上位,这何福,也难免想东想西,想得过了头。正常传给他,就不会发生这种惨事了!”

    朱棣英雄含泪,正要出声。

    可是,傅友德和郭英比他更快,两位将军一坐一站,竟齐齐落泪,出声道:“是啊,陛下总是如此真心,臣时时刻刻,总觉被陛下妥帖关怀着啊。”

    老朱一时大悦。

    朱棣:“……”

    【由于在宁夏、甘肃等地卓绝的守边之功,何福永乐7年9月被封为宁远侯。

    结果,实录里忽然间他就变了个人,变得“宠禄已极”、“气志日骄”,最终在北伐表现不佳,导致了死亡。

    这个逻辑倒也通顺,本来整天纠结朱棣到底爱不爱我的何福,得出结论,他szd爱我!心中大石放下,飘了。

    突然又被弹劾,感觉朱棣的爱有点勉强,是假的!再次不安desu,自杀之。】

    “……怎么回事!”朱棣终于说了,“怎么一天到晚,关心爱不爱的,男子汉大丈夫,坚强一点啊!还有,我哪里勉强了,你问过我吗?从我的脸上亲自看见勉强了吗?不要自顾自的,就做出错误的结论啊!”

    【不过up主看到了另一种更有意思的说法,以下仅为参考,大家自行分辨是否可信。

    有一本《湘潭银塘何氏族谱》,记载,这支何氏祖先里,竟然有何福。并说他的墓其实就在湘潭银塘。

    何福是凤阳人,为什么要葬在湘潭呢?

    族谱中的《何福传》结尾记载与明史有不同,原来他“告终于家,遂得释,实归隐银塘,当时竟迄无知者。”

    竟然是假死脱身!】

    “?”朱棣。

    “?”朱元璋。

    “?”将军们。

    大家思索了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