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王妃,听我慢慢说来……”朱棣道。

    而后,他便握住徐王妃的手,将太子死后,光幕说的那些所有,没有隐瞒,均挑拣着重要的,一一告诉了徐王妃。

    说到未来那港口的时候,徐王妃惊叹不已,神色向往。

    说到靖难的时候,徐王妃面色微白,神态凛然。

    说到与自己勠力同心、守下北平的守城妇女,自己却最终没能回去亲自见见她们时,徐王妃怅惘不已:

    “中华儿女多奇志,不爱红装爱武装……多么豪情的一句话,说出了多少女儿家藏在心底的志气!”

    再等到朱棣说到徐王妃早早走了之后,刚毅的永乐大帝无法忍耐,俯在徐王妃的膝盖上,哽咽垂泪道:

    “王妃,好狠的心!怎能就这样抛下孩子,抛下本王,早早的自己去了?”

    徐王妃虽窥见未来,此时还能镇定自持,冷静安慰朱棣道:

    “王爷,若是命数如此,便如此吧!我这一生,父母慈和,兄弟有爱,又得王爷这般的英伟夫君,如何还能贪想更多?只是遗憾,我不能陪王爷走到最后。”

    “若真有那日,也只希望,王爷勿要过多伤怀,依然宽宏待人,任用贤士,对各地百姓,也请王爷多多惦念,与民休息……”

    “不!”朱棣竟哭泣不止,“王妃为何竟说这些?那时王妃莫非也只说了这些?我只想与王妃天长地久!”

    徐王妃此时终于也忍不住,同样垂泪道:

    “天命若此,为之奈何?唯有请王爷割恩自爱,勿以我为念,勿要伤心哀毁。”

    话到了这里,朱棣心中反而升起了一股绝不服输的意气:

    “王妃,如今距那天命时间,还有许久。这也绝非那既定的天命!延年益寿是有科学办法的,从今日开始,听老戴太医的话,好好调养,我定会让你陪着我,一起走完这无论风光还是艰苦的一生!”

    深夜剖白之语,叫夫妻之心,越发紧贴不已。

    等到两人都从激荡的情绪中平复下来,话题,也就转移到了孩子们身上。

    朱棣叹口气:“老大的身体,也是不能不管了。我刚走没有一年,老大也走了,这便全怪他过于痴肥!我以前就极不喜这样。从明日起,便要督促他好生锻炼。”

    既已知道了未来的情况,徐王妃自然不会阻止朱棣想要锻炼孩子一事。

    但是徐王妃说:“高炽自小便有些怕你。”

    朱棣更是不喜:“这孩子,胆子岂能如此之小?”

    徐王妃说:“那是你们相处得不多的缘故。在高炽心中,你自是极为威严,叫他不敢靠近的……”

    徐王妃略一思量,有了一举两得的主意,微微一笑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