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曹昂战死,秦瑱又亲自寻其尸首,与曹仁等人共同葬在一处,举行了一场盛大葬礼。

    之所以如此,一是因为他和曹昂有私交,二是因为他很清楚现在的局势!

    说得好听点,是他们从战略上击败了曹操,获取了先期优势,可说得难听点,却是他们用了四个月,仅仅只夺取曹操麾下四分之一土地,却歼灭了曹操十余万兵马!

    这就意味着曹操现在的兵力十分空虚,根本守不住其麾下剩下的领地。

    如果天下此时只有他们有兵马,那他们自然可以慢慢修养,等到明年再行北上。

    可问题在于,此时的天下并非是他们一家独大,袁绍这一头饿狼也在曹操身边磨刀霍霍。

    他们现在不进,袁绍定然就会进军,这就意味着袁绍很可能从北方夺取他们的胜利果实。

    毕竟,他们从南阳进军,沿路都是崎岖山路,还有各种关口阻挡!

    可袁绍从北方进军,沿路只有一处壶关,一条黄河可以阻拦道路。

    这就意味着袁绍可以比他们早一步进入关中,获取优势,甚至夺取长安。

    彼时关中尚未传出曹操的死讯,但秦瑱已经准备好了继续进军北上。

    他一面让关羽回军陈留,一面以优惠政策招降俘虏,增加自己军力。

    这些俘虏之一,便有秦瑱的老对手荀攸,不过二人见面并未剑拔弩张。

    相反自从被俘虏之后,荀攸该吃吃,该喝喝,除了不投降之外,甚至还有些悠然自得。

    对此,秦瑱自然也能理解,他很清楚荀攸在老曹麾下扮演的是什么角色。

    一方面,由于荀彧的存在,荀攸必须要缓和荀彧与曹操的矛盾,一方面,由于他谋主的身份,又要为曹操出谋划策。

    这一度让荀攸两面不是人,无论怎么做,都会导致曹操、荀彧两方矛盾加深。

    所以他一度选择淡出曹操的视野,甚至在曹操回归之后,都选择继续辅佐曹昂。

    而现在被他俘虏,虽然失去了自由,却也让他逃出了漩涡,不需要面对曹军的形势。

    莫说是荀攸感觉轻松,便是他面对这种情况,也会感觉悠然自得,轻松自在。

    不过荀攸虽然不投降,可他却不会作视荀攸在这里打酱油,每天都把荀攸带在身边闲聊。

    也不聊军国大事,就是聊聊各自的状况、家小、各国风物、点评古人。

    荀攸自也知道秦瑱所想,但奈何寄人篱下,不得不曲意逢迎,没想到一来谈了几天,他竟发现和秦瑱挺谈得来。

    和秦瑱交谈不仅不会感到无聊,反倒常有耳目一新之感,渐渐地他也不再反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