恍惚中,他似乎听到远处有嘈杂声,却听不清从哪里来

    咏月水榭阁楼中,众人汇聚一处,几个身着锦缎的公子被众人围住,其中一人站在栏杆边,高举一副字,另外两人一人拦开人众,一人则高声读起来。

    “泽国江山入战图,生民何计乐樵苏。

    凭君莫话封侯事,一将功成万骨枯”

    七言诗四句,大气盎然,又意蕴深远,词字用得绝佳,可谓传世之作。

    所以那几位读书人才挂出来顿时吸引众多人注意,河边回廊一下子聚集大量才子小姐,都在围观。

    “这几位仁兄,此诗是你们谁做的”

    “好诗,好诗啊”

    “好才学,好深厚的诗词底蕴。”

    “”

    骚动越来越大,不断的有人靠过来,也被这绝好的诗词吸引,一时间没人迈开步子了。

    回廊边人越聚越多,议论声越来越大,回廊之内,竟有人声鼎沸之势,本来大家都是斯文人,儒雅书生,大家闺秀,聚在一处也不至于喧闹如市井,可诗实在太过,众人忍不住开口感叹议论,便成这模样。

    那三个公子见状,其中一个连忙拱手,站到回廊栏杆上,拱手让众人安静下来,然后大声解释:

    “诸位,诸位请听在下一言!”

    他开口,众人纷纷都安静下来,毕竟早有人好奇,如此好诗,到底是谁做出来的。

    那公子接着高声说:“在下乃是苏州人士,想必大家都知道今年初苏州一带有大胆逆贼违逆朝廷,犯上作乱之事,当时小可便在苏州。”

    “你说这些做什”

    “但说此诗谁做的,其余说不说无妨”

    “对对对,平南王说得清楚,都是那丁家贼首所为,和苏州普通人家无关,这些任兄不必挂怀。”

    “仁兄放心吧,大家都是明白人,心中有数,平南王说过就是苏州人擒获贼首,打开城门的,兄弟你不必介怀”

    “”

    见众人如此宽恕,三人都感激的笑起来,心中对平南王更加敬重。

    然后念诗的年轻人高声道:“诸位,我说此事就是为说明此诗来处,这诗不为我们兄弟三人所作,我们不过临摹来的,可成诗与苏州叛乱大有关系,所以才会说起”

    一听说有故事,众人更加感兴趣,都安静下来翘首以待。